点击次数:
0
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加强学生与父母情感的沟通,使学生的情绪更加健全而稳定,使学生的人格得到更好的健全和发展,我校开展了“亲子阅读,书韵飘香”课外名著亲子阅读系列活动。 现分年级推出系列公众号,分享孩子们与家长们的阅读成果,敬请关注! ▲2001 喻鑫 亲子共读《诗经》 (指导老师:李国锋) 学生感言: 最爱在雨夜读诗,长夜漫漫,读着诗词,听着雨声,仿佛置身于千百年前,与古人进行时空对话,心里莫名淌过一丝哀愁。 长安城外,姑苏寺里,岳阳城楼,滋养了多少相思,又孕育了多少经典,他们骑马倚斜桥,沾林中落叶,海中咸腥,一个眼神,一个回眸,皆能道出爱恨情仇。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不妨静下心来,读一首诗,品一段情。 家长感言: 妈妈感言: 《诗经》是一本古老的书。 旧时,有人曾问我《诗经》写了些什么? 我想了想,回答了两个字“人间”:人间百态,悲欢离合。 千年前,有人独守空城,青丝成白发;有人君临天下,美酒醉黄沙;有人天生丽质,贪欢负韶华。 倘若你也似我这般贪恋红尘,你定会爱上读诗的。 爸爸感言: 谁不羡慕千年风雅,淇水之畔,南山之上,皎皎明月光,桃花依人面。 我们都曾年少,就是诗文浸满青春,想着如何度一生。山前停马蹄,绿水柔春风,林间松翠入眼,崖前瀑布深渊。 只是风声渐停,万事皆成空。 ——我们和孩子在一起读书,感觉真好。 ▲2002 胡瑾楠 亲子共读《西游记》 (指导老师:文蕾) 孩子感言: 读《西游记》后我感触颇深, 这本书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经典故事,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态,赞扬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我们作为中学生应当学习这样的精神,并运用到学习与生活当中,遇到困难时也要越挫越勇,不轻言放弃。 家长感言: 跟孩子一起阅读《西游记》,我学到了很多。我领悟到《西游记》中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不仅值得孩子学习,还值得我们家长学习。作为家长,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像唐僧在取经路上的一心西行、坚持不懈等。阅读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会陪伴孩子阅读更多书籍,感受书中的“黄金屋”。 ▲2003班 陈莹 亲子共读《简•爱》 (指导老师:黄颖) 孩子感言: 主人公简•爱虽然命运坎坷,但她自尊自爱、追求平等和自由。我被她不甘受屈、勇于反抗的精神所感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当困难来临时,不要哭泣,更不要绝望,要像简•爱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敢于正视现实,不屈服不放弃。 家长感言: 希望孩子能像书中的简•爱那样:自尊自爱,遇到困难不放弃,顽强勇敢;好读书,读好书,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004班 周熙莱 亲子共读《人间好玩》 (指导老师:喻丽娟) 孩子感言: 今天,我与爸爸一起阅读了《人间好玩》这本书。读过后,我发现,人世间值得欢笑的事有很多,虽然每天好像都很平淡,但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其实生活很有趣。生活中的诗意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是闪亮的,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抬头去看。通过这次阅读,我感悟到了许多道理。 家长感言: 今晚与女儿一起阅读的《人间好玩》一一香港知名作家、电影人蔡澜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以老玩童、生活美食家的眼界告诉世人生活的真谛。 1、其实生活是美好的,人生也是很好玩的,如果你不这样认为,那是因为你的阅历,经历太少,对生活的态度不够积极、乐观! 2、要学会并控制人性的贪婪,越贪越累,世界上你没吃过的美食,没看到的风景很多,但并不是你人生的不足与遗憾! 3、趁年轻,要多学习,多积累,增长才干,不要以为时间很长,就是这么一刹那就没了! 4、凡事要用心,人总有点理想与抱负,这样的人生才是积极向上的! ▲2004班 张梁壹 亲子共读 (指导老师:喻丽娟) 孩子感言: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很小的时候,爷爷奶奶就教我认字,并陪我一起看书。后来到城里上学了,认识的字更加多了起来,周末在家的时候,我与爸爸经常人手一本喜爱的书籍。在夜幕降临的时候,阅读俨然成为了我们一家人惬意的休闲和享受。经过读书,我们共同成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闻、丰富了学识、陶冶了情操。这让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充满了快乐,有了好多意外的收获,也使我们的家庭更加和睦、温馨! 家长感言: 我们全家人都重视教育,都爱学习。就像梁壹的父亲,他是入赘到我们家的,在他五六岁时就失去父爱和母爱,他很少读书。来我家后,每晚和我们一起看“中央新闻联播”。中央一台的诗词大赛我们也是期期必看。通过电视,手机他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他打开手机看得最多的是那些有益书籍和做“填成语游戏”。我们全家人都认为,人要通情达理,家要发家致富,社会要和谐稳定,读书学习是唯一不可缺少的。读书学习让我的家庭其乐融融,幸福美满!孔子曰“日知其所亡,月无亡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相信我们家庭读书氛围会越来越好的。 ▲2004班 张逸凡 亲子共读 (指导老师:喻丽娟) 孩子感言: 读书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读好书,好书增长我的情操;好读书,读书增长我的才干。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夜里挑一灯,映着书上正正方方字,点亮心中熠熠生辉星,做一名方方正正人。 家长感言: 亲子阅读可以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在沟通与交流上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坚持阅读,孩子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愉悦身心,还可以让其心胸更加宽阔,真可谓一举多得! ▲2004班 王竞舟 亲子共读《雾都孤儿》 (指导老师:喻丽娟) 孩子感言: 这次亲子阅读我和老妈一起读了《雾都孤儿》这本书,其作者是查尔斯•狄更斯。小说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本书揭露了许多当时的社会问题,如救济院、童工、帮派吸收青少年参与犯罪等,让我感触颇深。这次亲子阅读也增进了我和我妈妈之间的亲情,让我们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和睦,感谢亲子阅读! 家长感言: 这周和孩子一起阅读了《雾都孤儿》一书,讲叙了主人公奥立弗迭荡起伏的一生,在书中,我看到了十九世纪英国儿童凄惨的生活,感受到了人们善良的天性,更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孩子一起看这书,和他探讨里面的内容,去了解他所理解的社会状态。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我们现有的生活多么幸福。平时我和孩子看的书是不一样的,有空的时候都是各看各的,通过这一次一起阅读同一本书,感触良多。一本书看完,两个人会有不同的见解,领悟到的精神,联想到的现状都大有不同……亲子共读是很有意义的事,以后阅读我也尽量去看看他所看的书籍,好与他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 ▲2005班 戴沐妍 亲子共读《小狗钱钱》 (指导老师:丁红梅) 孩子感言: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读了德国拥有“欧洲金钱教练”美誉的理财大师博多•舍费尔写的《小狗钱钱》。 书本主要讲了一个关于小狗钱钱、吉娅和金钱的基本法则的故事。我知道了有明确的目标非常重要,建立目标是实现目标的前提环节,目标的意义在于为要做的、想做的事情设一个终点,让自己有所追求,同时也不至于偏离方向。而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往往我们会忽略这一点,“俯首只做手中事,不曾抬头望前程”是我们很多人的真实写照。自信心是助燃剂。如果我们没有信心实现梦想,那么梦想就真的成为梦和想了。只有坚信自己一定能达成目标,才有向着目标前进的动力。 通过这本书我不仅知道了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如何学会分配金钱,最重要的是对于我们的梦想要充满信心,坚持不懈,幸运是充分准备加努力工作的结果。 家长感言: 说来有点惭愧,《小狗钱钱》这本书是我的女儿推荐给我看的。故事很有趣,富有童话色彩,也对事物进行了充分的想象,读起来很生动。 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会划出对我有用的内容,并做相应的读书笔记,等我们一起读完这本《小狗钱钱》来讨论一下各自印象深刻的观点,我相信对孩子和我来说一定很有价值。一方面是读完书后要有所输出,讨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另一方面,《小狗钱钱》这本书更深层的意义,是一本讲获得成功的方法论。 亲子阅读使我和孩子得到了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文学的魅力,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而孩子也将在知识的海洋中开阔自我的视野。 ▲2005班 银誉程 亲子共读《红星照耀中国》 (指导老师:丁红梅) 孩子感言: 我很少和家长一起读书,这个周末,妈妈叫上了我一起读《红星照耀中国》。和家长一起看书,相比于自己独自一人看书,有着别样的感受,两个人共读一本书,可以让两个人完全沉浸在书中,并且享受于书中的一字一句。 延安位于中国大西北,这里的经济不算发达,但无数英雄往事,无数英雄人物在这里出现与上演,这就是被无数人追寻的延安。红星照耀在中国上空,这颗红星发出的光,闪闪发亮,它就是那星空中最闪亮的星。 家长感言: 孩子是寄宿生,每次只有周末能够与孩子陪伴,而通过阅读书籍,共赏美文。我们可以增进彼此间的感情。《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让我们了解了中国的革命历程,看到了许多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人们。这本书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阅读,都有着共同的感受。这颗红星曾在中国危难之时指引前行,它必将继续照耀下去!希望我与孩子以后能有更多时间阅读,增进感情。让我们用书籍浸润心灵。 ▲2006班 邓宇凡 亲子共读《骆驼祥子》 (指导老师:陈浩) 孩子感言: 祥子悲剧的一生,不会是偶然,而是那黑暗社会中大多数底层人民的缩影,在军阀、特务、车厂主等万恶之人的迫害下,那个勤劳坚韧,有着自己梦想的祥子,最终沦为了那黑暗社会中的一具“行尸走肉”。 莫言说:“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着生活的影子。”《骆驼祥子》中,我看到了人性的懦弱,但我们至少可以享受逐梦的过程,如同伸手摘星,即使终难实现,但也不至于满身於泥;所以请在这逐梦之路上,奋勇向前吧,也许终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可竹篮经过一次次的冲洗,也终会变的更加干净。 家长感言: 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明理。和孩子一起共读一本书,我们一起在书本中探索,一起发现,一起感悟,一起收获。亲子阅读,不仅丰盈充实了我自己,放松了我的身心,还让我看到了孩子更多的闪光点,融洽了母子之间的感情。我希望我能坚持陪伴孩子愉快地阅读,培养他有一个受益终生的阅读习惯! ▲2007班 叶双 亲子共读《草房子》 (指导老师:文蕾) 孩子感言: 阅读《草房子》让我重新了解九十年代的学校与生活。桑桑的古灵精怪,纸月的文静沉稳无一不述说着孩子多样的性格。或许我们无法回到九十年代,去重新体验那种快乐,但我们在这个时代好好生活,我相信也不一定会差。 家长感言: 和女儿一起阅读《草房子》,我好像又重新回到9 0 年代,那样的场景似乎与我记忆深处重新重合。我感觉我又回到了十几岁,在田野,赤着脚丫肆意的奔跑。阅读不仅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让人能够回忆过往的方式。 ▲2008班 李思瑶 亲子阅读《秋园》 (指导老师:贺赞红) 孩子感言: 作为一名年轻的读者,我虽没经历那个年代的艰辛,但在作者的笔下,让我对当时的社会有所了解。秋园作为那个年代鲜明的女性形象,她命运坎坷凄凉,却不言放弃并坚韧地活着。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从中学习到的应该是那份在时代大浪中坚韧前行的信心与勇气,而不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无可奈何。 家长感言: 读完这本书,我几度哽咽,同身为母亲,我能理解秋园在面对亲人离世、社会动荡不安等要一个人担起家庭重担时的那种心境。书中的秋园本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但在生活的逼迫下成了顶天立地的母亲。现在的社会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女性,为家庭付出了一切。有些人,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了全力。 ▲2009班 王怡然 亲子共读《傅雷家书》 (指导老师:贺赞红) 孩子感言: 今天我与爸爸一起读了《傅雷家书》这本书,它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儿子傅聪、傅敏和儿媳弥拉的信件所构成的一本书。这本书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担忧、失败时的鼓励、成功后的鞭策,也有与他们谈论如何做人,如何学好艺术。而长子傅聪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他并没有懈怠对长子的教育,对他寄来的书信认真观看并予以评价和回信。他尽他的所能给予他的孩子所有的爱。读了这本书后,我也懂得了许多,也更加了解父母了。 家长感言: 《傅雷家书》这本书读起来十分有意义,傅雷先生为家长们教育孩子做了一个典范,全书中他对儿子们无微不至,对他们微小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并写信嘱托。但傅雷不仅是一位负责任的父亲,还是一个善于鼓励的父亲。记得他在给长子傅聪的一封信中写道:“孩子,我要重复Bronstein(勃隆斯丹)信中的一句话,就是我为你而感到骄傲!”以后我也会更加关注孩子的生活,与她共同成长。 ▲2010班 黄钰萱 亲子共读《朝花夕拾》 (指导老师:罗敏) 孩子感言: 当看完这本散文集时,我深深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谱写了一曲童年往事。文中作者先写百花园,后写三味书屋。虽然百花园是个荒凉的地方,可是,这是作者的乐园。三味书屋是个私塾,如作者所说,“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样子很是古老,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自由是没有的,”但作者也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里,亲切而严厉地老师,有趣的知识,让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童年的美好全部在作者笔下出现。 家长感言: 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被文学大家鲁迅的文字所深深折服,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五猖会》。在《五猖会》中,童年时期的鲁迅很向往五猖会,可是严厉的父亲在去看会的那天突然让他去背诵诗经,给小鲁迅的急切心情浇上一盆冷水,觉得看会索然无味。在这个故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的伤心,所以我重新审视我对待孩子的教育方法,学习固然重要,但是我尽可能地去鼓励她做自己想做的事,去陪伴她的每一段时间,这就是一本好书给我带来的育儿道理。 ▲2011班 喻佳怡 亲子共读《傅雷家书》 (指导老师:廖婵辉) 孩子感言: 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是历来都赞叹不尽的爱与恩。也许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富足的生活与良好的教育条件,但无数个事实向我们表明,这些都不是衡量亲情的标准。在《傅雷家书》中,傅雷夫妇写给自己儿子的信,都表达了对孩子深刻的爱。在各个方面给孩子建议,关心孩子。或许我们都应该向傅雷一家学习,多沟通,多交流,互相理解,像傅雷一家一样互相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家长感言: 傅雷夫妻对孩子的爱可谓用心良苦。在学术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又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牵挂。所有这一切,都在一封封家书中流露出来。他们是孩子的良师益友,更是家长的学习典范。表明了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决定性的作用。毕竟父母是孩子人生当中的第一任老师,傅雷用了适当的方法把他儿子教育成才,我也从中得到了启迪。 ▲2012班 周婧鑫 亲子共读《三体》 (指导老师:欧阳燕) 孩子感言: 《三体》这本书讲述的是三体人想要殖民地球,而地球人被迫开战,文明兴衰的故事。在这三本书中,有着对人性与生存的思考;科技与文明的关系;艺术审美与人类文明……穿越时空,想象奇特,气势磅礴,书中有许多关于死亡,生存和时间的哲思,情节一波三折。在书中我能够学习物理,历史,天文学等知识,更可以在和人物对话的过程中体味人性。 家长感言: 《三体》这本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情节,比如汪淼在三体游戏中看到的秦始皇及一些西方学者用庞大的军队构建起计算机的方阵,汪淼看到的宇宙闪烁到后来的面壁计划,都很令人惊叹,书本里包含的丰富的学科知识也让我和我的孩子学到了很多。 ▲2013班 邓子瑜 亲子共读《朝花夕拾》 (指导老师:廖婵辉) 孩子感言: 读鲁迅先生的回忆散文,我看到了《狗·猫·鼠》中少年时的鲁迅与猫结下的愁怨;看到了《五猖会》上迎神赛会的热闹喧哗;看到了《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的仁爱善良;看到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美女蛇故事的神奇,体会到了幼童的喜乐伤悲……鲁迅慢慢成长,从幼时的天真无知到求学的勤奋努力,到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希望燃起那些麻木不仁、视国耻为玩笑的人的内心火炬…… 家长感言: 看了《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和“阿长与山海经”,我在惊叹于鲁迅先生文笔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封建社会对儿童心灵的残害。他们本应该活泼肆意的年纪,却被封建制度束缚住了腿脚。这本书也为我们教育子女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对于子女们的教育,我们作为家长不应压抑孩子们的天性。孩子总是天真无邪的,他们不应该有太大的压力。陪同孩子阅读完之后让我感悟颇深! ▲2014班 徐铭桓 亲子共读《杀死一只知更鸟》 (指导老师:欧阳燕) 孩子感言: 美国的南方有这样一句俗语:“杀死一只知更鸟就是一种罪过。”这句话就是出自于《杀死一只知更鸟》这本书。 “知更鸟从不毁坏别人的花园,不在玉米仓里作窝,它只唱歌给我们听。” 看完这本书,引起了我的深思。试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足够的勇气在不公平的时候挺身而出,有没有恒心坚定不移地做一件正确的事,有没有信心愿意去尝试一件困难的事。 我们可能无法做到像阿迪克斯那样伟大,但是我们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车上给孕妇和老人让座,为街上辛苦的保洁阿姨递上一杯茶水。善良和正义是会传递的,我们想要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我想,如果人人都奉献出一些爱心,世界上又怎会有如此多不公平的事呢? 家长感言: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描述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美国南方小型社区黑人和白人之间种族隔离冲突,很多描述贴切生动。 正因为是孩子的视角,读来讽刺意味很强烈,甚至有些场面很可怕,但在孩子的视角里并没有那么的残酷,它以一个正常的视角来客观评析。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坚持的是什么?我们为人父母,更应该以自身为榜样,因为孩子是先看到你,再看到社会,看到这个国家,才真正的了解这个世界,形成他的世界观。 ▲2015班 罗紫林 亲子共读《活着》 (指导老师:贺佳) 孩子感言: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作为青少年的我逐渐开始思考一些深奥的话题,《活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故事在每个细枝末节都透露出关于生与死的理解。我由此感悟到:我们在未来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甚至重大的灾祸,但我们热爱美好、趋向光明,我们每个人对于生命的意义的不同理解驱使我们不放弃每丝活着的希望,而死亡这件事更是一次次告诉我们,发现自己对于生的感受,不枉此刻的活着。 家长感言: 《活着》向我们展现了中国解放前后农村的真实画卷。一个地主家庭的纨绔子弟因吃喝嫖赌,变成贫农,不得不卑微地活着。福贵在耕田时说的那一句话让我印象最深刻:“……它听到还有别的牛也在耕田,就不会不高兴,耕田也就起劲啦。”初看起来,这句话有点“孔乙己”,自欺欺人,牛怎么可能知道这些,听懂这些?细想,福贵这是对自己说的啊。人生经过了大起大落,看透了世间炎凉,唯有自己努力奔跑才能更好地活着。福贵就是那头牛,很苦,但他看到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都在努力的活着,家里有贤惠善良的妻子和懂事的儿女,他有责任努力,要更加努力。现在我们这群“福贵”也是一样,社会进步了,经济水平更高了,但“福贵”们有了新的“烦恼”,也有了新的方向。当然,动力来源几千年来没有变…… 亲子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欢喜会深植在孩子的心里,即便大人淡忘了,孩子们却不会。亲子阅读的目的,不是识多少字、背多少书,也不是教给孩子多少道理,我们只是希望孩子能爱上阅读。一个真正爱阅读的孩子,是有心灵感知力并愿意与人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