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书香盈郡沩,经典悦人生。这一期我们分享的是来自1911班同学的诗歌杂谈。即将面临中考的他们,在读诗、写诗、分享诗的过程中缓解了压力,现代诗歌原本并不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但他们的谭娟娟老师仍然带着孩子们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在现当代诗歌中徜徉。在“双减”政策下,我们要做的便是尊重个性,唤醒自我。我们很惊喜地发现孩子们无穷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知力,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愿每颗诗心都有归处,每个少年都能纵情放歌。】
佳作欣赏
01呐喊,呼出心声
——对现代诗抒情的思考
1911班 喻磊涛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诗人写诗让人钦佩的不仅仅是将诗写得华美,更是把诗变化作了心声的呐喊。每每读诗,我的心兀地宁静下来,去聆听那文字里呼出的呐喊声。学罢了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材的几首现代诗,也体悟了诗人艾青不少诗歌后,对于诗中的抒情,我倒是有了新的思潮。
其一是“向诗歌对象呐喊”。“向诗歌对象呐喊”即“呼告”。其特征最显明的便是直抒胸臆。在《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中,首句便是:“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初读时,我便被作者强烈的思念之情所震撼了。愈往下读,心也就愈发沉重。“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深情呼告,诗人对周总理的思念敬仰之情,怎不令人动容?
又比如艾青在《大堰河》中的那一句:“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诗人在记叙中穿插了这么一句抒情,就好像是情不自禁,不能自制。对保姆“大堰河”的感激和同情之情,盈满了文字。这种抒情的句子穿插其中,不突兀,不苍白,既能够深化诗人的情感,也能承上启下,可谓妙笔。
同样的,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你看》中都有如此作用的“呐喊”。“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灵动跳跃的句式和对四月天这一象征意象的爱的表达,欢快的情感也随之感染读者。“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我枉然在你心胸里描画!哦!多少年来你丰润的生命,永在寂静的协奏里勃发。”诗人穆旦在此处的呐喊,就与前三例有所不同——诗人将自然化人,在抒发自己热爱之情的同时,更添浪漫色彩。如此,便不难学会这直白且深切的抒情方法——以第二人称的形式,向对象呼出自己的心声。
而另外一个则是“替诗歌对象呐喊”。比上文所提及抒情方法,它更让我觉得浪漫,同时情感表达也给人更深沉内敛之感。像艾青在《向太阳》中这样写道:“今天,我听见,太阳对我说:‘向我来,从今天,你应该快乐些啊……’。”太阳本是一个沉默无言的大火球,这句话本是诗人内心的独白,可诗人却只以此言,从侧面表达自己重获希望后的欣喜之情。读此处时,我会为诗人的“俏皮”而会心一笑。这声呐喊,既是太阳在替艾青呐喊,也是艾青在替太阳而呐喊。
无独有偶,在《周总理,你在哪里》中:“山谷回音”“大地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广场回音”。他们好像都在说话,但这都是所想象的,其间真正的存在的只有已故周总理的辛勤付出和诗人的一腔热忱。
这种想象丰富的抒情方法,无论是表达欢喜还是哀思,都会让人体悟到作者在文字背后深沉的情感。
总而言之,无论是“向诗歌对象呐喊”还是“替诗歌对象呐喊”的抒情方式,归根究底都是一个“真”字形容。情要真,心要真。如此,呐喊声里是才会有心的声音。
02星夜里,缱绻的深邃
1911班 周瑾彤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暮霭渐起,悄近薄夜,醇酒般浓浓的星醉在河际……
星夜里,总有一种心境《情愿》变得深邃,不由自主。“或流云一朵,在澄蓝天”“在黄昏,夜半,蹑着脚走,全是空虚,再莫有温柔……”林徽因衔起一片流云,趁着黄昏委婉地诉说着自己的心意。写这首《情愿》时,在与曾苦苦追求自己的徐志摩于北京香山相见。诗没有浓妆艳抹,而是保持着干净又朦胧的素颜,送出几帧事景。“流云”“澄蓝天”“黄昏”“落花”……表以拒绝,这到底在暗示什么?林徽因很早就初识了徐志摩,但最终没有相守一生,彼时再见面心中想必定是波折,她心中氤氲着对徐志摩的复杂情感,所以挣扎,所以忍着不舍与痛苦割断这条线。从而最后一声“痕迹,你也要忘了我曾经在这世界里活过。”直白的告诉他,放下——与忘记。冥冥之中,她将自己弃置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心沉在海底,去想着自己的情愿,一页一页画面闪动在眼前,化作这首内心独白。想是,“情愿”指她心中对这一生情感的美好夙愿,更是情愿去变成某些什么事物,同时伴随着自己一种缠绵缱绻的心境。
流年漫过她的诗,这时的林徽因已经和梁思成结婚。回首过去惊鸿一瞥的往事,已是物是人非。在二十七岁那年的夜晚,她似乎是在发出木槿昔年的感慨,写下《那一晚》。“那一晚我的船推出了河心,澄蓝的天上托着密密的星。”此句一个“推”字,变成了退,看起来可能就意为“退出”。青春时期的心动和那段往昔的残留未已就像这漫天璀璨的星河,密密地挤在薄薄的夜空,欲溢出却又被拘束着,那时两人的情谊可谓“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可望而不可及。”理性的她,选择退出。所以“那一晚你的手牵着我的手,迷惘的星夜封锁重愁’’,想起当年美好而又悲哀的故事。人一生能和几个人星下牵手?和自己所爱之人一同走过,浪漫与温馨在她的心中将至死不渝。在我想来,林徽因作诗当时许也是个这么个夜晚,让世界只剩一抹深邃的星空和孤独的自己,“星光”“眼泪”才会在这样的境界中栩栩如生。
那一晚,林徽因不仅仅是回忆过往,也不仅仅是对这份感情的虔诚祝福,更在心里默默告别,修炼和成长。 这些诗文,不仅见证着,更缱绻着深邃的爱。
每读林徽因的文字,总有种轻灵、忧郁、孤独与深邃的美感,我的脑海里总能一股一股地流淌过如电影般的帧画。从她的诗作中所能联想到的是林徽因自身写作时的一种境界。那是一种把全身心都放空,在最寂寥的环境下,才流露出的最富情感的感情。——这些自然是我所想。
其实我觉得诗里使人留恋,沉醉的东西是它那抹缱绻的深邃。想象夜深人静,星河沉溺天际,想象掏空心脏,想象空澈的自己......
03无深蕴,亦可璀璨成芒
1911班 谭思宇
黢烟从中华民族沉睡之余掠夺走历史的光辉,昏暗笼罩着时时向晚的幕布。仿佛是丧失了自我,缺失了遥在大陆彼岸的光焰。有人在等一个恰当的时机 续成一曲火热滚烫的河流……
那段岁月留有名字的其中一位是近时与我们打交道的艾青。这是一个大形象,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史当中,于艾青笔下呼之欲出的是光闪闪的信仰,亮晶晶的力量。远光中走来的过多的是太阳的晴朗,展开了恢宏的文明追溯。
灰白色的基调转变到缤纷四溢的绘画盘,素刻出赤橙鲜红的太阳,竟然的是它向“我”滚来。是疾速的踩着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炼成了全文的诗眼——“滚”,好一派气势磅礴的景致啊!诗人的火花在岩浆中飞舞着,旋转着,外焰像金色的鹿,奔跑的比风还快,袭卷来一众狂风的怒号,裹挟着“历史到来光明总不会缺席”的信号。
无限延伸的光芒洒向孤冷生命,高树,河流,正是火球昂扬着头高歌时,唤醒打盹的虫蛹,群众,城市。一向一种形态,构成了丰富别致的画面,投影出涂满闹腾气息的荧幕。
“我”的心胸又与“火焰之手”成了被动关系,与“滚”相呼应,“撕”的干脆利落的破裂声呻吟着来自旧社会悲哀的结语。燃起“我”蓄积在火堆旁的木柴,早已耐不住的火花顷刻重新炸破山火山口迸出一涌莹亮。
整首诗以象征的手法表现的浪漫主义诗歌,以太阳象征诗人对光明的追求,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诗写于1937年春天,艾青刚出狱不久,追求光明是艾青毕生的奋斗目标。《太阳》便是他最早写下关于太阳的诗篇。
攒望零零落落的碎月拼出一叶所被赐予使命的小舟,尤其是在潮湿散漫一股陈腐恶臭气味的黑山洞里,他要寻出一把一把的星子。凡是夹着光亮的都能凝集成闪耀的满天繁星。
即使无深蕴,亦可璀璨成芒,不同凡响。一个作家对于文学至死不渝的热爱,对命运的关注和探索的真切蹴就了一生的光风霁月。
04目及字间,恍如另世
1911班 方佳谊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诗是浸在生活里的。生活中的一风一阳都能变成墨水,变成诗,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方法去将其转变成文字。这便是我想讲的主题:诗的手法。
当我们失眠而倍感煎熬,艾青轻叹:“悠长的黑夜,把我抛弃在失眠的卧榻上。”这不比哀叹一句“我睡不着啊”的感情深了不少吗?墨色凝重了神思,却无法带来困意,只得躺在煎熬的卧榻上,任思绪翻飞。
当我们感叹生命的热烈与不息,穆丹轻抒:“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生命是一个范围极大的名词。而却写生命在“飞奔”,写天风挽其“坦荡地漫游”,便将无形化为有形。这是一个没有实景的画面,但你仿佛在这样一个神秘的地方,感受全身的毛孔一张一合,胸膛一起一伏,手挽过清风,眼睫沾上空气中的水珠。万籁俱寂,万物又在疯狂伸枝。
这些,都是“拟人”。被拟人的事物或实或虚,或真或假,但它们都吐露着诗人广阔的内心世界,体现诗人抽象的、无法名状的感情。
如此的诗意,“比喻”也能做到。
泰戈尔曾写:“夜的沉默,如一个深深的灯盏,银河便是它燃着的灯光。”
如果问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那便是简单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夜的喜爱与赞美”。
但实际上并非仅此吧?你在读诗,你看到了墨水晕染的黑夜,你看到了无数繁的星,沸的银河,浮浮沉沉,和你的眼一起跳动。你正在安静的天空下仰望着。
诗的魅力之一便在此。诗人只用短短几句去勾勒他的世界,没有过多的细节,但你就是能进入那个独特而神秘的境界。
来看戈麦的诗:“白日里轮换着几本永恒的本子,仿佛夜间几经敲碎的梦。”
是不是有些深奥了?“本子”是什么,为何仿佛“几经敲碎的梦”?而官方解析为:诗人将那些经久不变、日日上演的事态,比喻为“夜间几经敲碎的梦”,传递出一种微妙而又忧伤的情绪,意蕴绵长而悠远。好像是厌倦了陈旧的白日,但平静的夜里又被什么过往打破。
其实也并没有很懂诗人的心境吧?诗句是诗人的灵感结晶,因此唯有当我们与诗人面临相似的境地,产生相似的感情,情感共鸣,或许才能深刻地理解到这句诗。这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不是吗?我们每路过一首诗,便路过了一处风景。
说到底,我在读诗,我也在旅行。
05天空
1911班 方佳谊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我见过很多样子的你。
你拥抱太阳,
挽过羁鸟。
不谙世事的纯洁的流云,
在你怀里安睡、伸腰。
脆蓝色的风含着你的笑。
你将告别夕阳,
恋恋不忘。
落日与你共舞,
粉橘与暖紫打上无与伦比的灯光。
你的眼眸在闪,
那是什么?
什么都是。
因而总有人,
盯着你的脸看上半晌。
你时而久别日光,
阴云笼罩。
呼吸间是你湿润的气息,
清透的雨丝敲响了人家的门窗。
有人以为你在哭,
其实不然。
你不会因别离而垂泪,
你想用雨洗净尘烟。
我总是端详着你的脸,你的眼,
静静地,
沉醉于你广阔的心间。
06一日山林
1911班 周蜜儿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伴着绵绵不绝的钟声
我从梦中醒来
见满眼山花如翡
我道不出名来——只是无名小花
却是漫山遍野
是千千万万
我见
蜻蜓蹁跹在水面
水纹淡淡散开
见鸟雀飞跃过山林
树叶沙沙作响
恍惚间
雾霾散去
阳光漏下
浅浅斟在山林间
我合上眼
听——
07风吹之地,生韵勃发
1911班 夏一凡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一阵风,
吹过广袤的林海。
拂动淡绿的叶,
扣住了鸟儿的心弦。
妙音荡漾于林间,
引得护林员驻足聆听。
一阵风,
吹过澄澈的洋流。
激起碧蓝的浪,
拍到了鱼儿的鳞片。
鱼鳞隐没于海鳞面,
沉到潜水者护目镜前。
一阵风,
吹过灼热的沙漠。
扬起金黄的沙,
还要钻进沙人掌的缝隙。
风沙抹平了针刺,
也让探险队丰富眼界。
还有一阵风啊,
吹过书香的校园。
轻托乌黑的发 ,
打散了整桌的书卷。
书声溢满了教室,
使得班主任深情凝视。
风,
吹去妙音,
吹去鳞片,
吹去风沙,
吹去书卷。
吹去色彩与风姿,
也吹去了勃勃生韵。
老师寄语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书香郡沩|谁的青春年少没有诗]()
指导老师:谭娟娟
眨眼间,我们走到了九年级。语文课的第一单元,我们走近了现代诗歌,不论是青年领袖的博大胸襟,还是爱国诗人的忧郁深沉;不论是对总理的呼唤,还是对自然的礼赞——都让我们沉醉其中,或从比喻拟人里析得妙语,或在呼告反复中品得真情,或与诗人的过往重逢,或在语言的天地徜徉……于是,我们执起笔来,把我们的点滴感悟记下来,让我们的灵感迸射!尚且稚嫩,稍许矫饰,却是真心!逐梦人,接受批评指正!愿我们,都能诗意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