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适应国家教育的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班主任队伍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班主任团队,4月14日、15日,长郡沩东中学依托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一、培训、活动安排
(一)时间:2023年4月14日、15日
(二)地点:湖南师范大学、岳麓山
(三)主讲教授:丁道群、凌辉、胡义秋
(四)参培人员:班主任团队、各年级组长、各年级德育专干、学生发展中心成员、心理老师、部分行政干部(合计:65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一)丁道群教授的讲座
来自湖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的丁道群教授开展题为《构建幸福校园:控制感与幸福教育》的讲座。丁教授分析了近几年全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发的原因,通过播放不同时代的校园歌曲,折射出受教育群体的三观变化。理论联系实际,娓娓道来,让老师们更清晰地认识到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提高控制感,提升幸福感,进一步重建让师生都幸福快乐的校园。在提问环节中,老师们积极发言、表达困惑,教授见解深刻、独特,为大家一一解难。三个小时的讲座,座无虚席。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做笔记的身影,成为一道道让人难忘的风景线。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二)凌辉教授的讲座
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凌辉教授开展《心理疏导与情绪调节——基于巴林特小组工作模式的应用》专题讲座。凌教授有序组织老师们开展“巴林特小组工作模式”体验活动。体验过程聚焦于感受的真实表达,观众始终保持倾听,参与者围成一个圆,距离无远近,体现心理上的互相尊重。在遵守保密原则,绝对安全放松的情境中,通过参与者不同感受的分享,让案主老师更清晰、多维度、多视角的去看待事件的发生,以提高问题诊断的能力。教授传授的独特工作模式,让老师们深受启发、收获满满。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三)胡义秋教授的讲座
胡义秋教授结合当今社会学生心理危机频发的典型案例,综合国家政策,分析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以及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危机类型,指导老师们该以什么方法来干预、预防。从识别到干预的过程,是拆除危机炸弹的重要前提!教授直观生动的讲解,让老师们了解到了中小学生中各种心理危机现象,学会了在捕捉异常中去识别危机、干预危机!为老师们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明了工作的方向,点亮了一盏盏温暖的心灯!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三、拓展活动
长郡沩东中学德育动车组团队开启了名为“登高望远、巅峰郡沩”的主题活动,团队按年级分为多个小组,进行攀登岳麓山的竞赛活动。当日天气晴朗,气温合适,岳麓山上人气很旺。老师们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了愉快的登山时间,先后到达了岳麓山中各大景点,磨砺了身心意志,领略了自然风光。
最后拓展活动比赛结果:
一等:明珠队、定乾队
二等:溢文队、海燕队、黄英队
三等:张敏队、锦涛队
最终,为期两天的培训拓展活动充实、圆满结束。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我校开展德育动车组团队研修及拓展活动]()
四、学习心得
在此次学习中,大家收获颇丰,各团队纷纷写下了在本次学习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行政团队学习心得
“控制感与心理健康”学习感悟
在这次学习中,我认真倾听了心理学教授和从事心理工作的专家讲座,从中收获了许多。而在这次学习中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了解了控制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核心理论便是:人对于控制感的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拥有更多的控制感,能够提升人的幸福指数。而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与压力会导致我们控制感的缺失。而这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问题:如何让我们的学生拥有更多的控制感,就能够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就做好了心理健康教育。我总结了以下经验:第一,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工作,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际沟通技能水平。第二,严格要求学生培养自我服务意识。教师在传授基本的知识技能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关怀是正常的,但同时也要有严格的教育尺度,培养学生的自主自立意识。第三,家校共育联手建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没有家长的积极参与也就无法构成一个有效的教育闭环。家长的教育手段也十分重要,适当的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不过分干涉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够给孩子带来更多的控制感,让他们能够自我掌控,进一步培养自主自立的意识。
七年级一团学习心得
湖南师范大学曾是我想要学习的理想之地,得知学校学习安排后,便期待不已。在学习过程中,三场讲座更是满满收获。
上午,简单地开班仪式后,丁道群教授带来一场主题为《构建幸福校园:控制感与幸福教育》的讲座。从关键词“幸福”谈到“控制感”再谈及两者关系,从而引发思考:在学校如何提升学生和教师的控制感并提升幸福指数。这让我不禁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那句“以学生为主体”的真正含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失去对即将要学习内容的“控制感”便会产生不确定的“焦虑”,影响学习效率;或者对于未来方向的不明确而失去“控制感”也会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幸福感”。所以作为老师,需要将更多的主动选择权或者自主空间交给学生,帮助他们在初中阶段,寻找到学习的目标和未来理想,从而获得更多“控制感”,提升幸福的指数。
下午第一场,湖师大心理学系的凌辉教授带来一种全新的心理疏导与情绪调节模式——巴林特小组工作模式。凌教授在学习的各团队中选择9位老师作为体验组成员,完整的呈现巴林特小组工作运行的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我认识到,巴林特小组工作模式有缓解负面情绪、改善沟通模式、缓解学习工作压力等作用。印象最深刻的这种工作模式的特点之一:只对案例呈现者所带来的案例谈感受,只了解客观事实,不对事件好坏做评价。这让我意识到教学中或者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已经陷入“还未全面了解就轻易做出分析与评价”的漩涡中,这并非一种健康的状态。所以,需要调整的是:当他人处在负面情绪事件中时,不需要更多分析与评价,只需要更多理解;当自己处在消极情绪时,需要正视情绪,并且及时调节、疏导,缓解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
下午第二场,胡义秋教授就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如何辨别与干预给出全面的分析和专业建议。随着时代的发展,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作为一名老师能够准确的辨别学生的心理变化并能做出正确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
七年级二团学习心得
心理健康教育——温度教育
成为班主任后,我发现 “班主任”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称号——“德育工作者”。德育在教育工作中是灵魂、是核心,这也造成了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遇到了多例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其处理难度之大,问题之复杂常让人感到无能为力。今日齐聚麓山脚下,进行班主任心理教育研修班学习,我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走进内心,做有方向的老师
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学习压力、人际沟通障碍、情感问题处理障碍、抗挫能力差等诸多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认为在初中阶段最为直接的行为表现有早恋、厌学、上网成瘾,甚至产生轻生念头。
面对问题学生,我想我们应先了解其问题产生的因素。在前期可通过长期观察,借助家长和学生的力量了解该生情况,再通过谈话法了解学生真实想法,最后再对症下药。据不完全统计,所接触的有以上情况的孩子或是由于家庭破裂、父母外出务工造成情感缺失;或是由于无法处理家庭关系而情绪持续低落;或是由于父母在成长过程中的过度干预导致缺乏自信或过度自我。
同时,青春期的孩子更加注重个人情绪,老师、家长总是不经意间站在了“上位者”的身份教育学生,引起学生强烈的排斥以及更为偏激的自我认知。
心理危机学生受诸多因素影响,其心理问题的产生具有复杂性。我们唯有把握方向,才能一往无前。
二、走进家庭,做被信任的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但是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总会陷入窘境——无法走进孩子内心,遭到孩子排斥,难以达到有效沟通。
可学生的向师性和依赖性却给予了老师先天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优势,做好家长和孩子的桥梁,尊重孩子的想法,了解其需求,配合家庭教育,推动家校共育,做家长、孩子都能信任的老师。
三、走进幸福,做有温度的老师
教育应是有温度的教育,老师也应是有温度的老师。唯有如此,才能造就有幸福感的学生。
那么,如何做有温度的教育呢?
首先,学会倾听。伏尔泰曾说:“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倾听学生的烦恼、科任老师的反馈,家长的困扰,更要教会孩子去倾听他人的声音。
其次,学会肯定。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学生需要被肯定,被老师肯定、被家长肯定、被同学肯定。唯有不断被肯定,学生才能获取自信,才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未来生活中具有不确定因素的挑战。
最后,学会多角度思考。唯有站在不同的位置,我们才能做到理解;唯有理解,才能做的求同存异。
孩子的内心是单纯而又复杂的,成长的路上有太多风景,也有太多意外。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要学会从容,用耐心、细心等待花开,找到老师独有的幸福。
八年级一团学习心得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忧伤是因为国土沦丧、民族危亡。可身在和平年代、“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年轻一代,为什么还常常感到“生无可恋”、 “不开心不幸福”?
听了丁教授的讲座才知道,是因为——“这世界变化太快,我们失去了控制感!”
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巨大变迁,周围的生活环境充满各种不确定性,这些变化与不确定性让人们无法把控、无所适从,为了跟上高速发展的物质生活,我们随波逐流、疲于奔命,常常忘了自己的来处、也不知要去往何处,在人云亦云的洪流中找不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失去自我价值感。胡教授又讲道:“对未来无望、对现在无助、对过去无价值感,就会引发心理危机。”那么,如何疏导、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呢?凌辉教授的“基于巴林特小组工作模式的现场应用指导”,一步一步的教给我们: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意难平”,直面事实与感受,“不评价、不分析、不发表意见和建议”,客观的看待与倾听,也会收获不一样的心情与见解。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如何在每一次的观察、体验中,积累经验教训,拓宽自己的认知面,让看世界的心慢慢变得可控,不断提升自我效能感,做一颗播种智慧与幸福的种子,将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功课!
八年级二团学习心得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左兴
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再次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丁道群教授在讲到控制感和幸福教育时说到的“我们感到焦虑和不幸福大多是因为对事物的不确定感、没有控制感。学生也是如此,我们需要给他们留白的时间,让他们有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这让我意识到学生在一天的课堂学习时间里也需要有可以和自己独处、沉浸在自己精神小世界的时间,允许他们偶尔的放空和走神。这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不仅让我懂得了怎么更好的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让我学到了怎么去疏导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不仅仅是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精神的盛宴。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心得
武情怀
今天,很荣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工作,这次的学习,令我收货颇丰。
当前,中小学生由于受个体发展,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一些心理异常现象。诸如懒惰、好动、打架骂人、偷摸说谎、迷恋游戏机,或因某些心理因素造成骄傲、自卑、倔强、厌学、无礼、散漫、孤僻等非正常现象。如果这些心理异常行为长时间得不到引导、矫正和教育,而个体主观上又难以自我调解,将会积习难改,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妨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面对社会的变化,我们已逐渐意识到学生的有些问题并不全是思想品德问题,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道德问题来处理,即便是思想品德问题,其解决也有赖于学生积极的心理活动的配合。班主任只有掌握有关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的理论,并持之以恒的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才能卓有成效地解决自己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因此我认为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以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和要求,对于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这次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思考没有结束,行动更是没有结束,它对于我的影响将会久远而绵长,如陈年老酒,将越酿越香。专家教授们用他们的智慧为我点燃了一盏明灯,激励我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指引我将所学所感用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上路,与同事、与学生、与家长的心相约,助学生自助!
九年级一团学习心得
周末假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湖南师范大学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学习,受益匪浅。
通过对丁道群教授主讲的《构建幸福校园:控制感与幸福教育》的学习,我对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问题现象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认识到我们教育人应引导学生重拾生命的意义,应迅速重建幸福、快乐的校园,真正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救人。
通过学习凌辉教授主讲的《心理疏导与情绪调节-基于巴林特小组工作模式的应用》讲座,通过参与教授组织的现场活动,我认识到了一种独特的、有趣且有效的新的沟通方式,为我以后更好地进行与问题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新的解决办法。
学习的过程往往是丰富、难忘而短暂的。在将来的工作中,我将学以致用,继续探索,用自己的热情、心血与智慧去感化、启迪、引导孩子们如何幸福的成长,让班主任的我真正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九年级二团学习心得
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我重新认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问题已成为现在学校教育最棘手的问题,这次的培训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并接触了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够置身于一种新的高度,得益匪浅。无论怎样,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和教育好学生的基础,是需要不断的去努力学习和寻找方法来针对问题进行教育,这次培训无疑就给了我很好的方向,如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控制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也可以开展巴林特小组合作模式来引导学生们如何进行情绪管理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持续关注心理相关知识,致力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长郡沩东中学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确定了“红心向党、服务社会、协同合作、高速发展”的动车组文化核心思想,同时提出了“同向同频、协调互动、整体驱动、和谐统一”的团队精神。学校动车组团队是教师、学生、职工、家长每个团队像动车车厢一样自带“动力”,最大限度地凝聚个体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动车团队建设营造合作共享的团队文化,在校园形成主人翁责任感,人人肯担当,人人善合作的良好氛围,促进“郡沩教育”品质发展。